分享或嵌入這個環景

環景大小:
設定崁入的第一個畫面為環景
設定目前環景位置為起始點
顯示環景名稱及地址

五溝水和興夥房

屏東縣萬巒鄉西盛路30號

  可分為熊姓入墾(1710-1720) 、六堆時期(1721-1800)、劉姓入墾(1800-1894)、日治時期(1895-1945)及戰後等期。 

  熊姓入墾:熊姓族人為最早入墾五溝水,一開始居住於東興庄內,然後漸漸向西盛往大林方向發展。後由於人口增長,不久便成為村中主導地位,並在村的最南角建立了一座朝向村莊所在地的伯公廟,即今大伯公,而當時的五溝村因熊姓人口眾多又稱熊半村。也在熊姓為主下開墾了東興庄,並逐漸發展到西盛庄。

  六堆時期:康熙六十年時朱一貴事件,六堆村莊組織團練,五溝水已是其中一個大庄,在開庄十年間,人口增加迅速,西盛部分人群也開始聚居。原村中勢力熊姓族人,因吳姓族人在強而有力的祭祀公業支持下,離開五溝,只留下少數族人並保有東興庄的部分土地,吳姓族人則幾乎擁有了整個西盛庄的土地。此後數十年,在六堆自衛自治組織下,五溝水納入了一個大的社會結構和經濟體系中,而由於姓氏的消長和土地所有權的變遷,五溝水的重心由東興移到了西盛庄。 

  劉姓入墾:最先來的劉姓族人可能是北塘派下,但當時西盛一帶土地多為吳姓所有,因此在吳姓土地的外圍接近熊性的地方蓋了一座祖堂。這一派的族人開墾似乎並未成功,北塘派下在五溝水地區據地也僅只一棟,即五溝水人稱的「劉屋伙房」。愛塘派下的12世的大我來到五溝水從事農耕,頗有所成,便在西盛的外緣建立了一棟祖堂,奉祀祖宗神靈。也就是劉氏大我祖堂。同屬愛塘派下十三世的偉芳等人初來台灣時曾借住大我的伙房。後從吳姓人士手中買下六甲地和一棟伙房作為祖堂。偉芳買下伙房後,在進面大街對面開一間耀隆商號,因此致富。此房後連出三名貢元,堂前高掛進士匾,村人稱此屋為進士第。廣玉為偉芳的長房,因家族擴大,人口增長,遷居其旁建立伙房。此為偉芳長房派下祖產為今五溝水最大之家庭,其屋宅規模、位置亦為五溝水之冠。也因廣玉祖堂家族的擴大,人口增加,於是瑞玉便在附近鄰近買下土地,建立該系的祖堂。為團結族內人力,劉姓族人倡議建立宗祠,同治三年時(1864),愛塘派下聯合北塘派下,以第六世遠祖積書為名,共同創建劉氏宗祠,自此宗祠成了族人的精神信仰中心,也隱然成為五溝水的主導者。 

  日治時期:前期因經濟發展、社會穩定,使人口增加,而有一些族群遷移,向大林、得勝等地發展,使得領域擴大。建築形式上,受日本殖民影響,劉氏宗祠的花園、觀海山房都加上了巴洛克的裝飾,村北建立了映泉禪寺,為村中廟宇之始。後期由於殖民政府的管理政策,祭祀公業存在受到壓迫,逐漸萎縮,加上戰後後土地放領,宗族向心力消失,每個分支的家族祖堂取代成為宗祠之核心。 

  戰後:戰後五溝被劃入萬巒鄉的十四個村之中,屬於客家村落,四周臨著泗溝、萬金、赤山、成德等村。五溝現在的居民以劉、吳、鍾三姓最多,又以劉姓為三姓之最。

  傳統夥房因年久失修,已逐漸頹圮消失。

  建築特色:

  1. 民宅大部分分布於河流的兩岸,以面向河流背向道路居多,格局以合院式夥房為主,依建築的類型分「單槓屋」、「雙堂屋」、「不成夥房」、「三合院夥房」、「四合院夥房」、「圍壠屋夥房」。祠廟共有一間宗祠,一間忠勇祠,三間廟宇及六座伯公祠,在使用的功能上「開庄伯公」、「開基伯公」屬全村性的神,其餘均為區域性神廟。

  2.「劉氏宗祠洋樓」、「觀海山房」、「劉氏宗祠前廣場」、「鍾氏祠堂大門」等四處為日式巴洛克建築。3.五溝水的祖堂,位於正屋建築的中間,是五溝水建築中,最重要的空間;祖堂正門上的「堂號」、祖堂內部兩邊牆上棟樑下的「棟對」及祖堂的屋頂上燕尾屋脊為建築特色。 

  環境特徵:

  1.五溝水的東邊為北大武山,五溝水村庄的形成,主要為由北邊萬安溪、東港溪上游流下的河流,在四溝水附近匯集了另一條從東邊赤山、新置方向的佳平溪,所形成的三角形沖積平原。

  2.「三合水」、「水流東」為五溝水特殊的水流景觀。

  3.五溝水的村域,實質上包含了「村庄」、「田野」、「墓地」三個部分。